欢迎来到9酷文库!

创业故事会_创业致富故事

网友投稿 分享 时间: 阅读:971 我要投稿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

精选文章 -->

精选西安创业故事分享 精选西安创业故事分享 精选一起踏上创业之路分享各自的故事 精选小本创业故事分享 精选小本创业故事分享

创业故事会_创业致富故事

  你知道有哪些创业成功的故事吗?现如今这么多人开始创业,他们的成功创业故事是怎么样子的呢?小编带来的创业故事会可能对你有所启发,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创业故事会,希望能帮到你,一起来看看吧。

  创业故事会(一)

  《小城创业者做起O2O生鲜电商》

  每天送水果发现商机

  早在高中时,豆腐哥就有很好的人缘。大学毕业后,从事的也是同人打交道的营销工作,一来二去微信上积累了1000多名好友。

  去年5月份,他开始在朋友圈发些商品,先是帮老婆卖点化妆品,后面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就卖什么,比如文玩、服装等。很快,他的微信好友数突破了3000人,但重复购买率并不高。

  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看到朋友在微信上卖水果,价格比线下要低不少,又能送货上门。“感觉是个机会,后来就跟朋友提出帮忙免费送水果,趁机了解下市场。”豆腐哥说。

  实际上水果电商优势很明显,与超市比价格更便宜,与线下水果店比又多了送货上门的服务。意识到这些以后,他专注做起了水果微商,最先选择的品种是杨梅和樱桃。

  选择杨梅,是因为仙居杨梅本身是台州特产,拿货方便,而且杨梅快递的包装技术已经十分成熟。

  豆腐哥的水果生意很快上道,好的时候一天能卖掉几十箱樱桃,杨梅最远发到过新疆和内蒙古,客户反响都还不错。

  水果微商搭建线上商城

  这时一个在杭州做过几年电商的朋友找到了他,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。

  “他想扩大水果品类,搭建一个小的线上商城,未来做成生鲜产品的同城送。”豆腐哥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,两人开始了市场调研,最终形成了一份100页的创业方案。

  做区域化的电商配送,这个设想很早就存在。早在2013年,京东就选取了部分城市的便利店开展试点。手机支付的普及,进一步为这种O2O模式提供了发展契机,再加上三四线城市半径较小,交通更为便捷,起步相对容易。

  杭州一些风投看了豆腐哥他们的方案后也很感兴趣,前提是做出一定的业绩。

  从单纯在微信上卖货,到自己进货、储存、包装和配送,两人要迅速从水果领域的外行变为内行,难度可想而知。

  “几乎要从头学起,通宵是常有的事致富创业故事会致富创业故事会。”豆腐哥说,仅仅为了找到适合配送的三轮车,他们几乎跑遍了台州所有三轮车销售点,最后在网上找了江苏一家公司定做。从11月份正式创业到现在,原本就不胖的他已经掉了11斤肉。

  三线城市刮起O2O风潮

  去年圣诞前夕,他们的果然商城正式上线公测,以销售水果为主,但无论是购买体验还是客户满意度都有待完善。“虽然买了水果的客户都说还好,但重复购买率不高,说明认可度还不够。”豆腐哥说。

  从时间上看,豆腐哥和朋友做这事算不上超前。仅在台州,就有不少有相同设想的尝试者。很快,他们了解到椒江有个名为“优果”的团队也在做类似的事;温岭的“舌尖水果”已开始到椒江开疆辟土。

  这也意味着在这个市场脱颖而出,并不轻松。如今,即便是在三四线城市,也有越来越多的团队意识到强调服务的O2O存在着机会,也许仅靠网上下单、送货上门这些简单的服务就能挖掘新的商机。最近,玉环一个老板有意出资1000万元来做O2O生鲜电商。

  年前,杭州街坊科技CEO夏天驱车到台州,与当地一家卤味连锁公司达成合作,为他们提供一套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。用户在手机上下单,由他们各个连锁店完成配送。

  从街坊科技调查的情况看,目前对餐饮、生鲜O2O电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移动互联网较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,但三四线城市的接受程度也并不低,也有企业很愿意尝试。

  “就快消品的消费能力来说,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差距并不大。又因为竞争没那么激烈,开展起来可能比大城市更容易。”夏天说。

  创业故事会(二)

  《重庆大学生卖手抓饼,年收入250万!》

  90后大学生禹化普大三时就当上手抓饼小老板,2年来连锁加盟店已开遍大学城

  你曾经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吃过台湾手抓饼吗?这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老板竟是一位刚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。禹化普大三时就当上手抓饼小老板,在两年时间里发展了4家直营店、1个加工厂和8家加盟店,年收入达250万元。

  每天下午4点,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店门口,已经有五六个白领在排队。放面团、煎鸡蛋、配作料……三分钟后,两个手抓饼新鲜出炉递给了前面的顾客。和传统烙饼不太一样,这个饼千层百叠,面丝千连,外层是淡淡的金黄色,内层柔软白嫩。

  每天能卖400个饼

  这么多人包围着店,为什么还有顾客加入呢?“这五六个客人是活招牌。顾客也许不知道我们,但看着这人气,就会吸引他们来尝鲜。”禹化普说,小吃店的秘籍就是要保持人气旺,排队人越多生意越好。

  “以前我们追求速度,人多了就一次出6个饼。”禹化普说,在2011年做第一家店时这个快捷的方式并没有赢来顾客青睐。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,发现类似的小吃店老板总是保持慢工出细活的状态。即便店外已经排起长龙,也不慌。而前来的顾客络绎不绝,等待着他们的美食。

  禹化普回到重庆,开始要求师傅一次只做2个饼,甚至有时候做一个饼致富创业故事会投资创业。这个营销方式反响很好,饼保持最好的口感,排队的客人反而更多了,每天平均能卖400个饼。

  加盟店4个月盈利

  禹化普的北城店是两个月前开的,虽然租金掏了1.3万元,但是却成了店里的活招牌。北城店现在每月能卖1.5万个饼,凭借这样的人气,禹老板在月初迎来了三位新的加盟商。

  禹化普说,从去年的5个加盟商情况来看,基本4个月就能盈利。加盟费收1万元,门店3-10平方米即可,租金价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

  扣掉原料、房租、水电煤及人工费用,按每家店最差卖300个饼算,一个月的纯利润平均为8000元。

  一开始,禹化普想做连锁直营模式,但当他们拥有第三家直营店时,开始打磨品牌。想要与大品牌竞争打开这个细分市场领域,必须吸引加盟商。

  “每卖一个面团给加盟商,他们赚8毛,我们只赚五毛,薄利多销。”禹化普说,按10个月算,5家加盟店每天至少购买2500个面团,一年仅靠卖面团营业额能达到100万元。

  创业故事会(三)

  《当当网创始人俞渝:不平凡女人背后的故事》

  当当网现在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一个网站,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,当当网的创始人俞渝都是成功女性的典范,“胡润上榜女富豪”、“亚洲最有影响力女性”等一连串头衔,似乎都让她远离了普通人的范畴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不平凡的女人的致富故事。

 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上大学时,俞渝想出国,工作后第一次获得出国机会,一般人往往会选择好好玩玩,开开眼界。俞渝惟一的一天空闲时间,被她用来敲开美国大学的门,申请面试奖学金的机会。

  大学毕业后,俞渝遭遇金融危机,拿到几家世界500强公司的Offer,但是她并不喜欢,一个女子选择了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创业,她再次成功了。如今听来似乎很简单,但其中的苦乐显然并非外人所能体会。

  她和李国庆的爱情和婚姻,充满了“闪电性”和“传奇性”,甚至被圈里传为浪漫的典范。

  俞渝如今评价这段爱情的时候坦言:“当时我到了要结婚的年龄,在那时认识了国庆,而选择一个终身伴侣,开始的时候肯定不会考虑金钱、地位这些因素。”从来没有吃过路边摊的她,在和李国庆的第一次路边小店吃饭中,为了一盘咸鸭蛋的“浪漫”而感动,最终成就一段美好姻缘。

  俞渝爱玩爱购物,对购物的气氛和环境要求高,这促使她产生创办当当的动力,为了实现自己的梦,她为之奋斗了9年,而且用她自己的话说:“当当做了9年,我还想让她继续90年甚至更长时间……”

  俞渝现在有很多钱,她认为钱是个好东西,但她对钱的评语却是:“钱最好的地方,就是让人不为钱受累,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幸福的。”

  作为最成功的中国女性之一,俞渝已经实现了很多愿望,这不禁让人好奇,这个本色女子,究竟还有多少梦想?她的梦想,是否都可以照进现实?

  从创办至今的9年内,当当网已经超越了西单图书大厦、三联书店等多个传统的书店,在线销售的商品包括了家居百货、化妆品、数码、图书、音像等几十个大类,在库图书超过40万种,每天有上万人在当当网买东西,每月有2000万人在当当网浏览各类信息。

  女性创业故事:在当当网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,俞渝和李国庆夫妇被称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夫妇之一,俞渝本人也被《华尔街日报》评为“亚洲最有影响力女性”。

  看过“创业故事会”

71040